明升ms88

行业动态
非瘟下的中国养猪业,我们从业者将何去何从?
行业动态 2020-11-17 09:49

--本文阅读需要4分钟--

 

以前曾经看过一组纪实摄影,荷赛奖卢广拍摄的《艾滋病笼罩的村庄》,大量的纪实图片来告诉我们,人在面对疾病折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无助、无声的呐喊。人类在疾病的面前都是显得如此的渺小,乌云遮住了天空,透不过一丝丝的阳光。

 

2018年对于中国养猪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非洲猪瘟这个事儿。我们都还清晰的知道2002年的时候开始的所谓“高热病”,一种神秘的病毒席卷了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后来经过确认属于PRRSV感染导致,养猪业全国一片蓝从此开启,还好,最终这个疾病可防、可控、可治,时至今日它依然持续的存在。原本有的焦虑,好比被拨开的乌云,从此光明可见。早在2015年的时候业内人士就开始预估非洲猪瘟何时有可能会登陆中国,但是对于一个没有见过的疾病来说,起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疾病有多么的可怕,是否还是像当年的高热病一样,只是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就算完。开始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预测到非洲猪瘟到底伤害有多大。 它真的到来的时候,就像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在自媒体的怀抱中持续的升温、变大、并一发不可收拾,死亡恐怖再次笼罩中国养猪业。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个疾病飞跃高山、跨过大河,让一个个省开始沦陷,从散养户到大型养殖场,从防范薄弱的现场到管理规范的大企业,仿佛像中越边境的雷区,你永远无法预估向前的哪一步会踩在地雷上。这种心理上的折磨让很多养户和养殖场在面临猪只因其他疾病死亡的时候,迅速的做出了选择。毕竟倒下的都是钱.......,在过去行情还不算太好的日子里,保存实力可能是当下最明确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养殖场在逐步的被清空、市场的存栏在逐步的减少。可是那些猪都去哪儿了?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的严重和广泛?还是因为当下被自媒体给放大了。这个已经没有太多讨论的意义,我们都需要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感染了非洲猪瘟的猪,很大程度上是要死掉的。即便是挨过来的,也将成为养殖场内主要的传染源,给未感染的猪更是一个重大伤害,似乎会不停的循环,投资会变成一个无敌洞,跟进了ICU病房的病人一样,短时间可能掏空你所有的积蓄。市场存量数量的锐减已经成为一个事实......

 

非瘟和环保并存将成为散养户面前更厚的一堵墙,2019年开始将会有更多的散养户退出自繁自养的圈子。在环保的形式下,因非洲猪瘟快速被清空的猪圈将逐步成为拆掉你猪场的理由,这个看似很荒诞,但是你得承认,这确实是一个相对比较恰当的理由了,被淘汰的不是主管部门的政策是否合理,而是因为续养还是要面对踩雷的风险,跟以往不同,这次豪赌的风险可能一下把自己打回解放前的贫农时代。

 

不是养不起、而是赌不起。拆掉猪场或者改造猪场进行转型会是一部分散养户的趋势。富人养猪穷人吃肉的格局将变得更加明显,非瘟的到来又给行业来了一个大的洗牌。

 

那些细微的趋势

自2018年11月份的时候,在动保圈子里,发生过这样的一些事。

“我们这几个月猪产品的销售量下降的很严重”,

“难道你不知道吗,那个服务猪产品客户十几年的XX老师最近被公司安排开始服务家禽客户了。”

“我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出差了,客户都不要货”,

“兄弟,现在哪个场会让你进去,面都见不到,卖给谁啊?”

“难道你不知道吗?那个谁谁谁已经在卖猪了”。

业绩下滑、销量锐减、产品卖不出去已经完全在动保圈子里成为了一种“负能”。这个钥匙一旦开启,会成为你走不动最大的绊脚石。

猪肯定还是要继续养的,猪肉还是要继续吃的,当然了你的眼睛盯在哪里,你的行动和思维会被放在哪里,这个是可以划等号的。

非洲猪瘟在2019年会加快很多动保企业向新渠道进行转型和升级,为什么这样说,我认为这是大趋势下的小趋势。

1、养殖圈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80/90后将成为主力,这部分人群知识储备将超过70/60后,消费理性也逐渐的多元化,中国电子商务沉淀的十几年,这部分人群的购买习惯和购买生态更加偏重于电商领域。

2、养殖圈的养殖结构变化逐步的在持续拉大,从十年前的20头母猪/200头育肥,变化成为500头母猪/5000头育肥。会有更多有资金实力的养殖人出现,他们的特点是资金有保障、头脑灵活、对行业的认知程度高、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外围资源。

3、大型养殖公司在自我顺畅运转系统下的扩充速度在变快,在资本的状态下养猪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系统是很快可以快速复制的,公司+农户的组合在未来还是要走一段路的。

4、AI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标准化养猪体系和健全的硬件设备以及超高的生物安全防范系统的机械程度会成为未来资本化养猪的技术保障核心,养猪业从一堆人变成了一堆机器,相比而言,机器的出错率远远比人低,养猪的风险将逐步下降。

 

作为动保行业的冬天,一些人开始扎堆过冬,认为这个冬天会很长。然而肯定有一小部分人会认为机遇之门已经开启了,毫无疑问,我认为是这样的,养猪业在未来5年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依然还是小规模散养户、中型养殖场、大型养殖公司并存,只不过逐渐的会从小变中再变大,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动保行业从业人员想要持续的走下去,必须要熟悉用户的真正需求、要熟悉用户的购买习惯、更加明白用户的担忧。毫无疑问,对用户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已经不再是仅仅会治疗一个疾病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了。十年前具备这样的能力,可以行走江湖,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所谓的优势没有进阶,再这样下去可能就没有什么更宽的路走了。这是摆在这个行业从业人员面前一个很现实的事。

 

你所认为的优势和竞争力可能已经在消失,这样的例子我们不用多举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多人不愿意提及或面对的事,如果说看不清,那这个可能是鬼话,如果说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个可能是真的。动保圈子里的人有两层价值关系,一种是以服务的企业为核心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研发、文化、企宣等诸多领域,最终被塑造出“天下第一、唯我独尊”的一种精神态势,一群人跟打了鸡血一样、最终被市场残酷的甩了脸,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少。另外一种是以服务对象为核心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立足点就是用户,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但是能做好的其实并不是很多,这里面要求一个很重要的核心,不管你文凭高低,只要求你在用户自己熟悉的领域比你的用户懂得更多,那么用户熟悉什么,我想你应该很清楚。 他们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个跟他们在同一个层面上能为他们指点迷津的人,言传身教。 所以说,未来动保行业在养殖圈子的变化,已经不再是企业有什么,企业能卖给你什么。而会变成了企业能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双方都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搭桥。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价值观对养殖体来说,养殖体就是小白,那么对养殖体来说,很多企业也在扮演一个小白。所以才会出现不对等,才会出现不匹配、才会出现不熟悉用户的真正需求。

 

非瘟下的中国养猪业,变化每天都在发生,既然是已经不可改变的现状,只能去改变自我的定位,提升自我或者团队整体的服务能力的深度才有可能牢固非瘟状态下的用户群,而这些也正是用户在集体过冬时需要的热能。

如果你做不到,趁早改行吧,别再趟这池子水,甩你一脸泥也是迟早的........

(一家之言)